大連鋼筋后錨固施工---專業植筋隊伍
鋼筋混凝土結構后錨固—鋼筋植筋施工工藝標準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新增構件(當新增構件為懸挑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5;當新增構件為其它結構構件時,其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和增大截面后錨固—鋼筋植筋施工。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
2.1.1 鋼筋
2.1.1.1 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規定,并有出廠質量證明,按規定做物理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做化學成分檢驗。
2.1.1.2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蚱瑺罾箱P。
2.1.1.3 進口鋼筋應作化學成分檢驗,其相對肋面積Ar符合0.055≤Ar≤0.08。
2.1.2 植筋膠
2.1.2.1 植筋膠必須采用改性環氧類和改性乙烯基酯類(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當植筋用的鋼筋直徑大于22mm時,應采用A級膠,其余直徑鋼筋采用的植筋膠級別按設計要求選用,其性能必須符合表2.1.2.1的規定。
QQ截圖20160920094601.png
2.1.2.2 植筋膠必須通過毒性檢驗,對完全固化的植筋膠其檢驗結果應符合無毒衛生等級要求,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2.1.2.3 植筋膠應具有耐凍融性能試驗合格證書,凍融環境溫度為-25~35C°,循環次數不應少于50次,每一次循環時間為8h,試驗結束后,試件在常溫條件下測得的強度降低百分率A級不應大于10%,B級不應大于15%。
2.1.3 丙酮:有產品合格證書和檢驗報告。
2.2 機具設備
2.2.1 機械:鋼筋探測儀器 、電錘、水鉆、小型氣泵、砂輪鋸、磨光機
2.2.2 工具:毛刷、鋼絲刷、氣管、膠槍
2.3 作業條件
2.3.1 對植筋操作的工人進行交底、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操作施工。
2.3.2 大面積植筋前,必須先對不同品牌植筋膠和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進行樣板施工,抗拉拔承載力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
2.3.3 植筋部位原結構面的缺陷按相關要求進行補強或加固處理完成。
2.3.4 特殊部位的操作平臺搭設完成,并經驗收合格。
2.3.5 技術交底針對施工部位、所植鋼筋、植筋深度、植筋根數等要求明確。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圖片1.png
3.2 操作方法
3.2.1 定位、鉆孔
根據設計要求,在現場進行放線定位,標出鉆孔位置,在放線定位前應采用探測儀器對原構件的鋼筋位置進行探測,植筋的位置不得與原構件的鋼筋位置沖突。確定好鉆孔位置后使用水鉆或電錘進行鉆孔,當原構件質量較差,存在裂紋縫隙時必須采用水鉆,乙減少施工震動對結構造成的破壞,一般情況下鋼筋植筋大于18mm的植筋孔宜采用水鉆成孔。植筋孔徑大小為d+4~8mm,一般情況下各直徑鋼筋對應的孔徑大小見表3.2.1。
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鋼筋,鉆孔位置可適當調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內側(對梁、柱)或分布筋內側(對板、剪力墻)。
QQ截圖20160920094612.png
3.2.2 植筋孔清理和驗收
3.2.2.1 鉆孔完成后,將孔周圍灰塵清理干凈,用氣泵、鋼絲刷清孔,對重要構件要作到三吹兩刷,即吹孔三次、清刷兩次。其余構件清孔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清刷完畢后,用棉絲沾丙酮,清刷孔洞內壁,使孔洞內最終達到清潔干燥。
3.2.2.2 如遇成孔部位較潮濕的情況,還須用加熱棒,對所成的孔進行干燥處理。
3.2.2.3 清孔后用干凈棉絲將清潔過的孔封堵嚴密,以防有灰塵和異物落入。
3.2.2.4 植筋孔清理完成后,組織相關方進行隱蔽驗收,并作好驗收記錄,驗收記錄見附表一。
3.2.3 鋼筋除銹
3.2.4.1 植筋用鋼筋必須做好除銹清理,采用磨光機固定鋼絲刷對鋼筋的除銹部位進行打磨,要求除銹長度大于錨固長度50mm左右。
3.2.3.2 普通沒有銹蝕的鋼筋,應用角磨機和鋼絲刷將除銹清理長度范圍內的鋼筋表面打磨出光澤,嚴重銹蝕的鋼筋不能作為植筋使用。
3.2.3.3 若鋼筋粘有油污,應用丙酮將其清洗干凈。
3.2.3.4 在植筋前再將鋼筋打磨好的部分用棉絲沾丙酮擦拭干凈。
3.2.4 注植筋膠
將植筋膠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將套筒置入打膠槍內,將膠槍上的混合噴頭伸進孔的底部,扣動扳機,且每一次扣動扳機感覺有明顯壓力后,一步一步慢慢抽出,藥劑添滿孔深的2/3 時,停止扣動扳機。
3.2.5 插筋錨固
3.2.5.1 非通孔錨固
根據植入深度,在處理好的鋼筋除銹端做明顯標記,然后插向孔洞,一邊插一邊向同一方向緩慢旋轉,直至到達孔洞底部為止,此時應有錨固膠從孔洞內溢出。
3.2.5.2 通孔錨固
將處理好的鋼筋插入孔內,孔兩端用環氧砂漿封堵,封堵的同時,須在通孔兩端預埋氣管,一端注膠,另一端排氣。將錨固用植筋膠裝入打膠筒內,安裝打膠嘴。將植筋膠通過注膠管注入孔洞內,直至另一端出氣管溢出膠為止,而后將出氣管彎折扎緊。
4 質量標準
4.1 主控項目
4.1.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規定,進口鋼筋需先經過化學成分檢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使用。
檢查方法:進場驗收,復核相關資料,現場取樣進行復試。
4.1.2 植筋膠性能必須滿足要求。
檢查方法:進場驗收,復核相關資料,現場取樣復試,現場樣板抗拉拔承載力試驗。
4.1.3 植入鋼筋錨固的抗拉強度必須滿足要求。
檢查方法:抗拉拔承載力的現場檢驗
檢查數量:同規格、同型號、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組成一個檢驗批。抽取數量按每批植筋總數的1‰計算,且不少于3根。
4.2 一般項目
4.2.1 植筋孔的位置、直徑、孔深和垂直度是否滿足要求。
檢查方法:尺量和檢查施工記錄、植筋成孔記錄
4.2.2 植筋孔是否清理干凈
檢查方法:抽查和檢查施工記錄
4.2.3 植筋所用鋼筋是否除銹,鋼筋表面是否打磨出光澤
檢查方法:現場檢查和檢查施工記錄
4.2.4 植筋孔質量要求見表4.2.4
QQ截圖20160920094620.png
5 成品保護
5.0.1 清孔后用干凈棉絲將清潔過的孔封堵嚴密封堵,以防有灰塵和異物落入對孔造成污染。
5.0.2 除銹和清理完的鋼筋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且對打磨出光澤的鋼筋部位進行包扎保護,以防被污染。
5.0.3 對植好的鋼筋應做好保護工作,以防在植筋膠固化時間內鋼筋被搖擺或碰撞。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0.1 定位的準確性
鋼筋植筋都是在已有構件上鉆孔施工,鉆孔時均不得破壞原結構鋼筋,所以在鉆孔前必須采用鋼筋位置探測儀器對原結構的鋼筋位置進行探測。
6.0.2 鉆孔深度
鋼筋植筋的鉆孔深度直接影響到植筋質量,所以對植筋孔必須逐一進行檢查。
6.0.3 孔洞和鋼筋清理
鋼筋植筋的孔洞和鋼筋清理是關系到植筋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孔洞和鋼筋清理做得不好,會使植人的鋼筋和孔壁之間結合不緊密,達不到設計所需要的拉拔力。
6.0.4 植筋注膠的密實度
植筋階段,注膠一定要飽滿,注膠少了,膠量不夠,植入的鋼筋也無法達到設計所需要的拉拔力。所以注膠植筋階段,負責鋼筋植筋的專項工長及班組長必須有人在現場指揮監督,孔內注膠不得少于孔深的2/3,鋼筋插至孔底部之后應有多余的膠從孔內溢出。
6.0.5 植筋插筋
植筋插筋時鋼筋應沿著一個方向旋轉著插至孔底,以免在孔內產生氣體留存,影響植筋質量。
6.0.6 成品保護
鋼筋錨固用的植筋膠需要一定的固化時間,所以,植筋膠固化之前,不得擾動剛剛植好的鋼筋。
6.0.7 植筋膠使用注意事項
將植筋膠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將套筒置入打膠槍內,扣動扳機。第一、二次擠出來的膠不要使用,因為此時膠可能沒有混合均勻。
7 質量記錄
7.1 原材料
7.1.1 鋼 筋: 鋼筋的出廠質量證明書、鋼筋的標識牌
7.1.2 植筋膠:產品合格證、性能型式檢驗報告、安全性能檢驗報告、有害物質含量檢驗報告、不含乙二胺檢驗報告、無毒檢驗報告、抗老化性能檢驗報告、產品質量50年保證書(進口產品)、進口貨物報關單(進口產品)。
7.2 試驗報告
鋼筋復試報告、鋼筋化學分析報告(進口鋼筋或對其質量存在懷疑的鋼筋)、植筋的現場抗拉拔承載力樣板試驗報告、植筋抗拉拔承載力試驗報告。
7.3 相關記錄
材料進場驗收記錄、施工記錄、植筋孔檢查記錄、材料進場驗收記錄、質量評定記錄。
上一頁:混凝土碳化破損修復補強加固 下一頁:暫無